在中國,很多節日常伴隨著悲和喜兩種情緒,這一點在“清明”這一日表現得尤為突出。正如團圓往往也是別離的開始,清明因是可以多放一天的假,讓人打心眼里感到歡喜,但轉念想到其舊有的習俗,人們又不免自心頭向外籠上一層淡淡的哀氛。 清明序數仲春與暮春之交,它既是一個節氣,也是一個節日。作為一個節氣,其內涵自不必多說,無非是為了提醒人們不要殆于農事,此日起,可點瓜種豆,可植樹造林,可忙蠶桑之事了;作為一個節日,清明是“時年八節”之一,雖然最早起源于何時已未可知,不過按照民間傳說,清明節前一天是寒食節,是為了紀念“割骨奉君”卻“不言祿”的介之推而設,清明的來處料想也可追溯到春秋時期。 自古以來,清明便有祭祖、掃墓、踏青、蕩秋千等習俗,到漢唐時,蔚然成風,且一直保留至今。不管你官做多大,位居多高,到了清明這一天,也不免要下馬、下轎,去祖先墳上走一走、拜一拜。 顯然,祭祖也好,掃墓也罷,大抵是因為那個世界的人再也回不來了,只剩下后人滿腹的思念和記掛,唯有借墳前的一炷香、一個深深的鞠躬,聊以表達對先人的思念和感激。 當然,清明的哀思來自于人的思念,也深受氣候的變化影響。杜牧有首同題詩:“清明時節雨紛紛,路上行人欲斷魂。借問酒家何處有,牧童遙指杏花村。”清明前后,雨總是下個不停,早也紛紛,晚也紛紛,下得人愁腸百結,踏青去不得了,掃墓歸來,也只落得個渾身濕透,恰似下了鍋的落湯雞,狼狽中更添感傷。 在吾鄉慈溪,清明前后還有裹艾青湯團和艾青歪包的習俗。眼見著日歷上就快翻到清明節這一頁了,慣于操持家務的巧手主婦們紛紛自野外或市場里淘來艾青、薺菜、馬蘭頭諸般野蔬,某一日晚飯過后,或約三五鄰舍,或獨自在面盆里揉起了粉,拌起了餡,在灶間叮叮當當地忙碌起來。待湯團和歪包出籠,即使再挑剔的人們也能吃出許多美味來。端一碗到祖先墳上,也見得晚輩的一點孝心,可說是另一種鄉思的寄托。 當然,到了今天,清明還有另一重意義——它為日日裹足于辦公室、城市間的年輕人踏春旅行提供了機會。走出辦公室緊鎖的房門,走出玻璃封死的窗戶,去外面看看桃紅柳綠的景色,我們方始明白,原來這世界并不像我們想象中的呆板。 >>>更多美文:生活隨筆
- Oct 06 Sun 2024 02:02
仙人掌的童年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